为有效抑制地下水超采和不合理用水需求,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2016年7月1日,河北在全国率先实行水资源费改税试点。2017年12月1日起,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扩大至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四川、陕西、宁夏9个省区市。
8年试点,河北做了哪些有益的探索?这一绿色税收政策杠杆作用如何?记者近期在河北进行了采访。
河北是全国唯一没有大江大河过境的省份,水资源先天不足,地下水超采严重,是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水资源费改税试点8年来,河北省万元GDP用水量由2015年的70.8立方米下降到2023年的42.5立方米,降幅达40%;地下水开采量由134亿立方米下降到75亿立方米,降幅达44%。2023年底,河北省超采区深、浅层地下水位比2019年底分别回升9.67米、3.72米。
国家税务总局河北省税务局资源和环境税处处长刘彦辰介绍,河北水资源税改革实行差别税率,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税负相差4倍,超采区取用地下水加倍征税,高耗水企业和特种行业税额标准调高。同时,城镇公共供水企业、居民正常生活用水、农业正常生产用水,维持原有的负担水平基本不变。
在税收杠杆调节下,全省关停封存自备井29.4万眼,取用水结构得到持续优化,地表水与地下水取用比例从2015年的0.36:1提高到2023年的1.25:1。
钢铁、采矿等行业用水大户成为改革的首批参与者,纷纷强化内部用水管理,配备水循环利用系统,通过节水技术改造降低水资源税负,率先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
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是节水减排、绿色发展的一个代表。水资源税改革后,普阳钢铁投资建设污水处理站、中水回用处理厂,对用水要求不高的生产环节使用地表水或中水补水,构建了“一水多用、梯级使用、循环利用”为核心的高效用水体系。多管齐下,公司吨钢耗水由2.28立方米/吨降低到1.98立方米/吨,年节约地下水149万立方米,年节约生产成本和税收成本约642万元。
启动水资源税改革后,高尔夫球场、洗浴、洗车等高耗水特种行业地下水税额标准较改革前增幅超15倍,主动节水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我们通过加大雨水利用率、改种抗旱草皮植被等措施,年均节水量超过1万立方米。2023年,我们的水资源税缴纳数额比改革之初下降了近60%。”秦皇岛北戴河松石高尔夫俱乐部财务负责人窦江敏说。
先行先试、探索突破三亿体育官网,在制度保障和税收共治征管模式下,河北水资源税改革平稳落地推进。8年来,全省水资源税纳税人户数由2016年的1.7万户增至2.1万户,累计征收水资源税149.17亿元。
河北省税务局制定《河北省水资源税征收管理办法》,携手水利、住建、发改等10个部门,针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共同谋划、合力推进,构建起高效顺畅的跨部门沟通协作机制,保障了改革措施在全省范围内统一、有序实施。
取水量核定准确透明,才能确保征管的公平公正。河北省税务局与省水利厅联合开发“河北省水资源税信息管理系统”,将全省1.8万户水资源税非农纳税人涉税信息全部纳入系统,实现水量在线监控、取用水量核定、税源信息共享及税款催报催缴等全流程管理,摸索出了“水利核准、纳税申报、税务征收、联合监管、信息共享”的征管模式。
“在线实时核定水量、自动核算应纳税额,水资源税信息管理系统增强了计税依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同时,登录系统即可获取各时段实际取用水量、瞬时取用水量等详尽数据,实现了对水资源利用情况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控。”盐山县供水排水有限责任公司财务主任刘宁宁说,借助水资源税信息管理系统,除了可以随时掌握水量数据的变化趋势,他们还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跑、冒、滴、漏”等浪费现象,大大提升了水资源的管理效率。
水资源税改革实施以来,为了提高企业水资源税遵从意识和能力,河北税务部门监管服务并重,加大对企业的政策宣传辅导力度,帮企业算好“绿色账”和“节水账”,引导企业走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税务部门主动上门开展水资源税宣传辅导,详细解读水资源税有关政策,帮助我们从综合考虑投资节水设备所带来的长期盈利与环保效益角度,算好采用地下水与采用公共供水之间的成本差异。”河北中煤旭阳能源有限公司财务人员王蕾表示,“企业遵从水资源税政策,在减少水资源消耗的同时,也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8年过去,一幅山清水美、林茂草丰的生态图景正在徐徐铺展。“水资源税改革的生态意义远高于其税收意义。”刘彦说。
“绿色冬奥”为张家口市崇礼区赢得了一张耀眼的“金名片”。坐落在这里的万龙滑雪场被誉为“中国的粉雪天堂”。雪场造雪用水颇多,如何最大限度地通过节水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万龙滑雪场给出了答案。
2012年以来,万龙滑雪场投资1500万元建成3个蓄水池,用来收集贮存天然降水和融雪水,实现雨水和融雪水的循环利用;引进380台智能造雪机,对环境情况实时监测,保持最佳造雪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雪季结束后,一部分融雪水用于地下水回补和植被恢复生长,让雪场的换季运营也实现了良性循环,“绿色冰雪”的发展路径愈发成熟。
这一场“以税治水”的改革,改变的不仅是用水结构和用水效率,更重要的是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水生态环境实现了根本性改善。
走进雄安新区,放眼白洋淀,水势连天、荷叶田田。在对其进行系统性生态治理过程中,水资源税的杠杆作用体现明显。除了国家新建一批污水处理厂开展水净化处理外,周边企事业单位纷纷封闭自备井,白洋淀水质大幅提升并稳定保持在Ⅲ类,“华北明珠”重绽光彩。
在“太行泉城”邢台,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效突出。2023年,邢台市浅层、深层超采区地下水位较上年同期分别回升2.24米和3.51米,干涸了30多年的泉眼自2021年夏季稳定复涌,源源不断的活水涌向碧波荡漾的百泉湖。
在大运河穿城而过的沧州市,绿色税制作用凸显。2023年,全市征收的地下水水资源税仅为462万元,较2019年的峰值下降93.34%,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抑制,沿河绿色生态廊道再现,千年运河焕发出勃勃生机。
河北省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深化水资源税改革成果,充分释放绿色税收的调节作用,持续优化水资源税改革的制度框架与运行机制,为全国范围内水资源税的推广实施贡献河北智慧与实践经验,推动形成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绿色发展新格局。(作者 谢琳娜 杨诗 记者 张士勇)